“五老”力量是推動鄉村基層治理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德市武陵區丹洲鄉積極以黨建引領發展“五老”力量,聚焦多元服務體系建設,聚焦功能作用發揮,聚焦長效機制完善,提升鄉村基層治理水平。
聚焦多元服務體系建設,提升“五老”隊伍“支撐力”
成立“五老”理事會,架起為民“連心橋”。“五老”理事會由曾經在村居兩委就職的老村干們組成,包括老支書、老治保主任、老婦女主任、老會計等,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這些成員憑借其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群眾基礎,在解決村民關心的實際問題、收集和反饋民意、促進政策的有效傳達與實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連接政府與民眾的重要橋梁。
組建“五老”專干隊,細化分工“提效能”。以老黨員為核心,成立為民服務隊,為村民提供日常幫助和支持。服務隊深入基層,了解村民需求,主動解決生活中的小困難,如協助孤寡老人購買日用品、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申請助學金等,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同時,由退休前擔任過村干部的老同志組成的“老干部”調解隊,利用在村里多年的威望和經驗,專門處理復雜的鄰里糾紛和社區矛盾。他們不僅能夠迅速定位問題核心,還能巧妙地運用鄉規民約和個人魅力來解開矛盾糾紛的“千千結”,維護村莊和諧穩定。此外,“老退役軍人”巡邏隊肩負著保障村莊安全的責任,定時巡查特別是夜間和節假日,確保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還邀請德高望重、有經濟頭腦的鄉土人才參與進來,共同探討適合當地發展的特色產業項目,通過引進新技術、新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培育“五老”宣講團,解讀政策“聚民心”。“五老”成員經過相關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后,能夠準確向村民解釋說明國家方針政策。利用廣播站、微信公眾號、社區公告欄等多種媒介平臺,擴大信息覆蓋面,確保更多村民能及時獲取最新資訊。圍繞黨和國家的重要決策,設計一系列貼近生活實際的主題講座或座談會,邀請專家參與討論交流,增強互動性,提高村民參與積極性。同時,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定期收集村民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確保宣講活動取得實效,真正達到了解民情、聚民心的目的。
聚焦功能作用發揮,提升鄉村治理“協同力”
“五老”憑借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充分發揮了協商議事、矛盾化解和關愛幫扶三項核心作用,織密織牢了鄉村治理網,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優化協商議事,讓“有智慧”成為決策共識。“五老”積極參與并推動村民自治下的協商議事機制,促進了村莊和諧發展與集體決策的有效性。他們通過組織村民代表進行深入交流,從長遠利益出發做思想工作,幫助村民理解和支持村集體的發展規劃。在面對土地流轉等涉及多方利益的問題時,“五老”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促成合理的流轉協議達成,使得全村順利推進特色農業項目的發展。這種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協商方式不僅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評價,也增強了村民之間的信任感。
推動矛盾化解,讓“有威望”成為和諧穩定器。近年來,“五老”積極投入到日常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工作中,成功化解了多起潛在或已經發生的沖突。“五老”成員利用自身的威望和經驗,及時介入協調鄰里糾紛或項目爭議,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處理,避免事態惡化,維護村莊和諧穩定。
用情結對幫扶,讓“有溫度”成為民心所向。對于村內的特殊人群,“五老”以人為本、溫情關懷,致力于消除可能存在的矛盾隱患。特別是對于那些生活困難或存在行為風險的對象,“五老”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和支持。他們不僅幫助其申請必要的社會保障,還親自上門照顧病人,解決家屬的實際困擾。通過經濟援助和日常照料,“五老”為這些家庭帶來了實質性的幫助,增強了村民之間的凝聚力,也為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鄉村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聚焦長效機制完善,提升持續發展“穩定力”
為了確保“五老”隊伍能夠長期有效地發揮作用,基層依據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著重完善了組織保障、陣地保障和經費保障三項措施,形成了可持續運行的長效機制。
建強“堡壘馬車”,讓“五老”隊伍“走得更穩”。在組織保障方面,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堡壘作用,牽頭組建了一支由具有豐富經驗和廣泛群眾基礎的老黨員組成的矛盾調解黨小組。這支隊伍不僅加強了黨員志愿者的自我管理,還建立了村情預警、定期排查、會商研判、分級調處、定期回訪和應急處置等六項工作機制,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完善組織架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和服務能力,使得“五老”能夠在鄉村治理中持續貢獻力量。
夯實“陣地馬車”,讓“五老”服務“站得更牢”。為了解決“五老”們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村里完善了相應的陣地建設,建成了專門用于學習交流、矛盾調處、糾紛排解的日間照料中心。這些設施不僅為“五老”提供了固定的工作地點,也為他們開展各項活動創造了良好條件。有了這樣的物理空間支持,“五老”更加便捷地組織各種形式的交流培訓和社區服務,進一步提升了村民參與度和社會影響力。
驅動“資源馬車”,讓“五老”工作“行得更遠”。在經費保障上,基層采取了多元化的籌措方式以確保“五老”工作的順利進行。現階段,村集體每年提供固定補貼以維持日間照料中心基本運轉。此外,村委會積極向民政、勞保等部門申請專項資金,并廣泛呼吁社會各界捐贈,以補充資金缺口。長遠來看,隨著特色產業的發展成熟,預期產生的收益將反哺日間照料中心及其他相關項目,確保其穩定運營并不斷發展壯大。(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丹洲鄉人民政府 王羽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