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習近平主席深情回顧了2024年“我們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道經歷風雨彩虹”與一個個令人感慨、難以忘懷的“瞬間定格”,深刻指出,“我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光榮屬于他們,也屬于每一個挺膺擔當的奮斗者” 。賀詞簡明、溫暖且充滿力量,激勵著所有為夢想拼搏、在新征程上挺膺擔當的每一位同行者繼續綻放奮斗榮光!
歲月奔涌不歇,奮斗征程如虹。過去的一年,“無數勞動者、建設者、創業者,都在為夢想拼搏”。他們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壯闊卷軸之上,都是挺膺擔當、胸懷家國的執筆者,以汗水為墨、以實干為鋒,鐫刻下屬于自己也屬于時代的榮耀篇章。
奮斗者的光榮,閃耀在平凡崗位的堅守中。從機器轟鳴的工廠車間,工人師傅們專注操作、精益求精,用精湛技藝打磨出一件件高質量產品,到街頭巷尾快遞小哥風里來雨里去,用奔波傳遞著生活的便利與溫暖;從講臺上教師們傾心授課,用知識火種點燃學生的求知渴望,到田埂間農民辛勤耕耘,用質樸勞作換來大地的豐收饋贈;從書案前工作人員伏案編校,用勞碌的身形拂去文字上的微塵,到菜攤前攤主彎腰忙碌,以勤勞的雙手打理菜品間的鮮嫩……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將平凡之事做到極致,讓微光匯聚成熠熠星河,成為推動社會不斷運轉、生活持續向好的堅實力量,其榮耀深藏于歲月沉淀下的專業素養與敬業精神之中。
挺膺擔當的姿態,在艱難險阻前更顯堅毅與偉大。面對科技創新的“無人區”,科研人員無畏探索、勇攀高峰,在實驗室與數據和樣本為伴,從基礎理論突破到核心技術攻關,以智慧和勇氣開辟新徑,讓中國科技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當自然災害的陰霾籠罩,救援隊伍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在廢墟中爭分奪秒搜尋生命跡象,為受災群眾撐起希望之傘,以血肉之軀筑起守護家園的鋼鐵長城;在鄉村全面振興主戰場,基層干部扎根鄉土、傾情奉獻,深入了解貧困根源,精準施策、真抓實干,帶領鄉親們蹚出共同富裕新路,讓貧困山村舊貌換新顏……他們在困境中逆行,于荊棘中奮進,用頑強意志和果敢行動戰勝艱難困苦,這份榮耀因無畏和犧牲而厚重,因突破和成就而奪目,是擔當精神在時代洪流中的高亢奏鳴。
時代的接力棒已交到我們手中,青年一代當賡續奮斗基因,以挺膺之姿勇立潮頭。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的新時代,年輕創業者憑借敏銳洞察力和創新思維,敢為人先、放手拼搏,于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領域開疆拓土,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征程中,文化青年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以現代創意為羽翼,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鑒中彰顯中國文化魅力。他們借助數字化平臺,讓全球愛好者都能領略到中華民族瑰寶的精妙;又以現代設計理念為橋梁,把古老的神話傳說演繹成震撼人心的動漫作品;積極參與各類國際文化節、學術研討會,用流利的外語講述著中國故事……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我們唯有以奮斗為底色,把擔當作筆鋒,方能繪就青春華章,續寫光榮夢想,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因我們的奮進而更加燦爛輝煌。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光榮并非遙不可及的虛幻光環,它真實屬于每一個在生活與工作中挺膺擔當、踔厲奮發的人。不啻微芒,聚沙成塔。正是無數奮斗者的微芒匯聚,才鑄就了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璀璨星河。讓我們胸懷挺膺之志、踐履奮斗之行,在充滿光榮與夢想的新征程上續寫榮光,向著更加光明的未來闊步前行。(作者:劉坤)
項目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專項項目《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育人體系研究》,項目批準號2024JZD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