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時節,山西呂梁大地到處呈現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祥和的美好畫卷,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近年來,呂梁市堅持高位推動,聚焦破解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堵點,傾力打造城市治理綜合體“呂梁社區港”,通過機制創新、組織覆蓋、隊伍建設、科技賦能等舉措,示范推動全市城市基層治理邁向集成化服務、智慧化賦能、專業化提升新階段。
集成化“示范”服務
在社區港一樓規范化打造離石區城東社區樣板,公開展示轄區基本信息、網格信息、工作人員信息,細化黨群服務基本功能,設置閱讀區、青年自習室、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匠心技藝工作室等功能區,形成社區黨群服務示范展示中心。建立“雙報到、雙服務、雙包聯、雙評價”機制,8家市、區直單位與城東社區結對,通過社區“心愿樹”收集群眾“微心愿”,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摘星幫愿”志愿服務2000余人次。堅持精準化服務理念,開展義診義剪、關愛新就業群體等主題“黨群陣地@你”活動70余次。組織動員轄區內黨員志愿者,建立集治安、調解、普法、巡邏、安全于一體的“守望相助小巷聯防隊”,開展“進萬家門、暖萬家心”大走訪3000余人次。
智慧化“數字”賦能
在社區港二樓建設全市社區網格管理數字化指揮艙,整合組織、政法、城管、民政等部門資源,與“12345熱線”互聯互通,將治理內容分為13大類144小類,排查問題、分流處置。集成全市2063個農村、275個社區建立黨群服務陣地“電子臺賬”,“一鍵”直達治理要素前線,定期分析研判,補齊短板不足。
專業化“加油”提升
在社區港三樓設置多功能培訓室、情景模擬實訓室、共享研討交流室等功能區,以社區工作者為主要培訓對象,兼顧基層干部、黨務干部、社會組織和社工人才,綜合設置社區治理、能力提升兩個模塊,選取周邊65個典型案例現場教學點,與全國35個優秀社區建立“成長互助 伙伴社區”機制,著力打造社區工作者職業化專業化能力培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實踐、城市基層黨建理論研究、基層干部黨性教育等“4型基地”,實現社區干部教育培訓從無到有、從散到集中的立體轉變。
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社區黨委書記研修班、基層治理暨社區工作者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等29次、覆蓋2400余人,承辦社會工作座談會、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等活動28次,進一步鍛造治理隊伍、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推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全面提質增效。(中共呂梁市委組織部 蘇忠豪 李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