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乃國家之根基、民族之魂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當下,如何立足本地特色,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共同構建中華文明,已成為各地面臨的重大課題。
浙江嵊州市,江南小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于世。近年來,以“村越”等形式推動越劇傳承與創新,培育壯大“越劇+”特色產業,閃耀于時代舞臺,在全國火出了圈,展現出強大文化凝聚力、經濟驅動力和共富推動力,“富樂嵊州”城市品牌日益凸顯,成為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一個生動案例。
為深入探究嵊州市以越劇為重點推動民眾“富起來、樂起來”的舉措、成果與經驗,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前往浙江嵊州進行了實地調研。調研組一致認為,推動“富起來、樂起來”的“嵊州探索”有亮點、有成效,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值得借鑒推廣。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嵊州
嵊州是“中國越劇之鄉”,誕生于此的越劇,從田頭淺吟清唱起步,逐步發展成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嵊州文化底蘊深厚,首先是越劇之鄉,聲名遠播,無論在哪里都知道,知道越劇就知道嵊州。”2004年12月1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嵊州考察調研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并深入了解百年來越劇發展的奮斗歷程和傳承情況。2006年,習近平同志出席中國越劇藝術節開幕式并致辭。他指出,“越劇不僅是浙江人民寶貴的文化財富,更是全國乃至全球華人共同珍視的民族文化瑰寶。”繁榮發展越劇藝術事業,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推進浙江文化大省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實地走訪越劇小鎮、越劇博物館、越劇藝術學校、甘霖鎮黃箭坂村、東王村、巴貝陌桑高科等調研點后,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深刻體會到,嵊州近年來以“村越”等形式推動越劇傳承與創新,正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
越劇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寶,其婉轉唱腔、優美身段中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與情感。它從人民生活中生根發芽,又反哺滋養人民,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典范。從浙江走向世界,越劇宛如一部動人史詩——用悠揚曲調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在傳播中傳承中華韻味、弘揚優秀文化。它宛如一把靈巧鑰匙——開啟文化繁榮之門,遵循先進文化方向,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添華彩。
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嵊州對越劇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是文化自信的有力見證。那熟悉的旋律觸動心靈,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廣泛傳播滿足群眾精神需求,帶來優質文化體驗。通過復排經典劇目讓傳統煥發新生,通過與影視、網絡結合讓越劇遠播,既傳承精髓又與時俱進,符合“兩創”理念,為傳統文化發展樹立典范。
“嵊州探索”的做法與成效
在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浪潮中,嵊州市牢記“富起來、樂起來”囑托、以越劇為重點,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之路,其主要做法體現為“四個結合”。
一是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結合。物質建設方面,嵊州全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廚具產業近500家企業創造超200億元年產值;領帶產業不斷創新,出口額可觀;小吃產業有望突破“雙百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比亞迪新能源項目及商業航天產業成績斐然。“4173”產業行動重構產業體系,招商機制創新帶來大量投資,為共同富裕奠定經濟基礎,增加百姓收入與就業機會。精神領域,越劇魅力綻放。嵊州舉辦越劇文化節,吸引全國愛好者,弘揚傳統文化。建設的文化設施融入越劇元素,如越劇主題廣場等,成為人們文化活動的好去處。學校開展越劇課程,培養學生興趣與自信。越劇培訓班和講座豐富大眾生活。同時,生態建設投入大,多個生態公園和自然保護區讓環境優美,空氣質量優良率高。鄉村旅游景點融合越劇文化,游客在欣賞自然風光時還能感受越劇魅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越劇元素貫穿“富樂嵊州”的發展。物質與精神文明在越劇的助力下有機融合,百姓物質富足且精神充實,邁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來,讓嵊州成為充滿活力與魅力的城市。
二是推動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嵊州作為越劇的發源地,在保護越劇文化生態方面不遺余力。秉持全域化保護、活態化傳承理念,高標準建設越劇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扎實推進非遺系統性保護工作,成功入選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和省級非遺助力共同富裕試點地區。積極推動越劇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通過建設專業團體、場館設施等,全方位守護越劇文化。打造“富樂嵊州”文化樂民品牌,成立戲迷組織100余個,建成越劇文化示范村、城市社區戲迷角50余個,推出“村村有戲、村村有星、天天有戲、校校有戲”“越劇八進禮堂”等品牌活動,真正讓老百姓每天有劇可聽、有戲可看,該項目獲評第四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眾多戲迷組織的成立、文化示范村與戲迷角的打造,以及一系列惠民展演和賽事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特別是“越嵊州·越有戲”鄉村越劇聯賽(嵊州“村越”),從本地業余戲迷參與,到賽制不斷優化、規模逐步擴大,吸引了眾多低齡選手,舞臺具有現代審美,直播更是拓寬了傳播渠道。“嵊州村越”相關話題全網曝光超 11 億次,成為嵊州新的“流量入口”,掀起“越嵊州·越有戲”的愛越熱潮,有力推動了越劇的傳承與創新。在每年舉辦越劇誕辰系列活動的基礎上,聯合浙江衛視舉辦“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發掘越劇新星和戲曲達人,向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傳播越劇文化,讓越劇搭乘“好聲音”的IP擴大影響力,該節目獲評“中國電視創新影響力綜藝”。嵊州越劇藝術學校在越劇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該校憑借專業的教學體系,持續培育出眾多優秀的越劇人才。從夯實基本功的訓練,到精心打磨舞臺表演,為學生構建了系統且全面的學習平臺。這里,既有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教師團隊傾囊相授,又有先進完備的教學設施強力支撐,為越劇人才的茁壯成長筑牢了堅實根基。
三是推動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嵊州巧妙整合文化元素,打造越劇尋根主題旅游線,打響“山水越劇”休閑品牌。越劇小鎮作為文化旅游融合創新的典范,集演出、展示、交流、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專業演員的精彩演出、博物館的豐富館藏、特色民宿與美食、沉浸式游覽體驗以及熱鬧的節慶活動等,既讓游客深入領略越劇文化魅力,又傳播了越劇文化,促進了旅游發展,實現了文化與旅游的相互賦能、共同繁榮,成為越劇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熱門旅游目的地。眾多民營越劇團蓬勃發展,演出頻繁,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同時,“越劇+”特色產業興起,在戲曲服裝道具創作生產、文化產品體驗采購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戲曲服裝道具制作,既傳承了文化,又提升了產品附加值。游客的體驗與采購活動,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增加經濟收益,成為嵊州經濟發展新動力。
四是推動越劇發展與干部能力提升相結合。嵊州市傳承發展新時代的“民情日記”,積極開展相關活動,開發“民情碼”與集成辦理系統,構建“民呼我為”工作體系。這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干部的干事能力,也為越劇傳承創新筑牢基礎。干部深入群眾,了解需求,為越劇文化的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提供了堅實保障。
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嵊州市以越劇為重點,以推動文化建設為動力,持續抓創新、興產業、提品質、促共富,“富樂嵊州”的底氣越來越足,“富樂嵊州”的美好夢想正照進現實,其成效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百年越劇已成為聲名遠播的知名品牌,極大地帶動了嵊州文化與經濟的發展;其二,地方特色文化得以發揚光大,城市的影響力與競爭力顯著提升,嵊州目前位列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縣第66位,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第89位;其三,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群眾發揮主體作用,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中不斷增強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樹立起了“富起來、樂起來”的典范。
“嵊州探索”的經驗與啟示
嵊州市積極創新推動文化建設,二十余載持續奮進,使全市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實現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生活富裕,在共同富裕之路上越走越寬,成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地。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認為,“嵊州探索”歸納起來,就是做到了“四個堅持”。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彰顯扎根民間、關注民生的為民情懷。越劇起源于民間,從嵊州的鄉村和田野中走來。它的曲調優美婉轉,表演細膩動人,深深扎根于百姓生活的土壤中。在嵊州的街頭巷尾、村落小院,常常能聽到越劇的悠揚旋律。越劇始終關注民生,它的劇目內容廣泛,涵蓋了歷史故事、民間傳說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越劇的大眾情懷還體現在它的普及性和參與性上。比如“村越”,無論是專業演員還是業余愛好者,都能在越劇的舞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是堅持守正創新,秉承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嵊州,作為越劇的發源地,始終將越劇文化傳承視為重中之重。嵊州大力建設越劇文化示范村、藝術學校、博物館以及越劇小鎮等文化地標,組建名家導師團和越劇名家名師工作室,與高校院所合作,通過“劇目驅動教學”“名家結對”“演學結合”等模式,加大青年人才培養,縮短優秀青年人才成長周期。走在這些地方,處處都能感受到濃厚的越劇文化傳承氛圍。嵊州還積極探索越劇創新發展之路,努力推進越劇與現代藝術的融合,以適應時代的需求。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傳承越劇文化,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一場場精彩的越劇演出,讓觀眾們沉浸在越劇的世界里,領略越劇的獨特魅力。同時,嵊州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手段,通過電視、網絡等平臺,廣泛傳播經典劇目和精彩表演,讓越劇走出嵊州,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極大地提升了越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堅持胸懷天下,提升中華文化世界影響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在文明交流互鑒的時代潮流下,嵊州積極推動越劇走向世界,不遺余力地提升越劇的世界影響力。一方面,積極組織國內外巡演,越劇演員們帶著越劇的獨特魅力,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踴躍參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和藝術節,以越劇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此外,嵊州還與海內外院校進行合作,培養國際人才,讓更多的人了解越劇、喜愛越劇。
四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必須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讓黨的旗幟始終在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高高飄揚。抓好黨建對于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而言至關重要。嵊州市委帶領全市各級黨組織,始終牢記“富起來、樂起來”要求,把推動越劇傳承與創新,確立成為推動嵊州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的主線和重點。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堅持系統思維、統籌謀劃、整體推進,團結帶領群眾上下一盤棋、同唱一個調,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上下層層抓落實的組織引領工作格局。同時,堅持創新思維,創新深化“民情日記”新機制,創新越劇文化傳承發展的保障機制、投入機制、人才培養機制、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機制、平臺推廣機制等,建立以科技引領企業創新發展的新機制,為廣大群眾呈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精神文化“嵊”宴。長期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為嵊州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根本保障。
(執筆:于飛為人民論壇調研部編輯)
調研組成員:
陶建群 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首席研究員、調研組組長
嚴昭柱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長
劉劍輝 中組部黨建研究所原副巡視員
胡 堅 浙江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
史向俊 中共嵊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趙國棟 中共嵊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責編/李金芳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