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李旭娟,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王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青年階段屬于“拔節孕穗期”、價值觀塑形期,應引導青年在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中體察、領悟責任與使命,把責任精神、使命意識、責任履行內化為新時代青年的價值自覺和行動自覺,樹立高遠理想,敢于擔當國家重任。
回應青年現實關切。了解新時代青年的成長特點、思想動態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前提。新時代青年興趣廣泛、思維活躍、熱衷探索未知,有實現個人價值的強烈意愿。要理解和尊重青年獨特思想行為,充分信任青年,照顧青年利益,發揮共青團組織和動員青年的作用,聚焦青年“急難愁盼”問題,千方百計為青年排憂解難,為新時代青年建功立業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要走進青年生活,關心青年發展,了解青年訴求,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切實回應青年的思想困境和現實難題,給予青年更多實實在在的關心和支持,服務青年發展。
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要引導鼓勵青年把科學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有助于廣大青年更好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價值追求。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感召青年,引導青年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夢,建功立業,成就出彩人生。對于青年黨政干部來說,中國夢是中國老百姓的“幸福夢”,青年黨政干部要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奮斗目標,不負人民,不負使命;對于企業青年而言,中國夢昭示著中國企業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企業青年要緊緊抓住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機遇,在工作崗位上務實有為,在實現民族復興中完成個人理想;對于農村青年而言,中國強離不開農業強,中國富離不開農民富,鼓勵青年在農村廣闊天地有所作為,為實現農業現代化辛勤勞作。
鼓勵青年參與社會實踐。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成長道路。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是新時代青年的努力方向,鼓勵新時代青年投身平凡崗位奮斗奉獻。任何偉大的事業,任何英雄人物都是從平凡的小事做起,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奮斗而出彩。對于廣大青年而言,每一個平凡的崗位都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陣地”,每一段看似平凡的工作經歷都是提升能力的“戰場”。鼓勵新時代青年去基層一線經受磨礪,把基層作為最好的課堂,把實踐作為最好的老師,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將自己對中國夢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邊實事,在磨礪中長才干、壯筋骨。從脫貧攻堅到鄉村全面振興,從大國制造一線到科技攻關前沿……越來越多的青年響應祖國的號召,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成就多彩人生。
通過榜樣鼓勵青年踔厲奮發。“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新時代中國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思想解放、開拓進取,勇于參與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成為創新創業的先鋒力量。可通過為青年選樹典范,引導青年學先進,教育青年爭當新時代的楷模。新時代有一大批把青春誓言、愛國宣言轉化為實際擔當的青年楷模。有科技強國的青年楷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科研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嫦娥一號”衛星研制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中國航母研發人才隊伍的平均年齡是36歲。有制造強國的青年楷模:重慶青年龍斌和他的研發團隊立志要做好中國工程機械的螺絲釘。愛國奮斗的青年楷模在平凡的崗位用奮斗書寫不平凡的愛國故事,是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實、最生動的教育案例。對于新時代青年而言,模范來自青年,他們立足平凡崗位默默奉獻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以重大節日,重大慶典活動為契機表彰青年模范人物,廣泛宣傳無私奉獻的青年模范事跡,在全社會營造禮贊模范的良好氛圍,引導新時代青年學習模范精神。通過課堂、社會活動、網絡媒體宣傳青年模范的事跡,增強新時代青年對青年模范的認同感,調動新時代青年實干的積極性,爭當新時代的先進模范,用實干托起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