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執政使命有機統一,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和題中之意。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執政使命的根本要求、核心要義、價值目標和關鍵主體等決定了兩者具有內在一致性。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必須正確認識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執政使命的內在聯系與戰略意義,堅持不懈以全面從嚴治黨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努力選拔和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確保黨的執政使命順利實現。
【關鍵詞】新時代 中國共產黨 全面從嚴治黨 執政使命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5.01.001
【作者簡介】馬振清,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政治學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思想。主要著作有《當代政治社會化基本理論》《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道德治理與法律治理》《依法治國與中國特色國家治理現代化》等。
政黨的使命擔當規定著一個政黨政治活動的中心內容,是政黨一切活動的基本依據、根本指針和動力來源,而執政使命任務的實現必然要求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前所未有的矛盾風險給黨治國理政帶來的全新考驗,以及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牢記使命,深刻總結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寶貴經驗,緊緊扭住責任制這個全面從嚴治黨的“牛鼻子”,推動黨的執政能力不斷提升、執政安全得到保障、執政面貌煥然一新。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必須正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執政使命的內在聯系和戰略意義,堅定不移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踔厲奮發踐行黨的使命。
準確把握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要義
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和鮮明標識。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準確認識和把握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要義,有效應對當前形勢下黨內各種復雜問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取得的壓倒性勝利成果。
我們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根本目的是保障黨的偉大事業,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永葆清正廉潔和生機活力,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強化使命責任擔當。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本質核心,離不開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領導能力與化解各類風險挑戰能力等內容的深刻理解。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確立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建設史。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壯大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實踐基礎和思想基礎,堅持人民至上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人民性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堅持和維護黨的核心領導地位,是經過時間考驗和實踐檢驗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體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方面。”[1]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2]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列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首要內容。在總結黨的百余年奮斗歷史經驗時,又將“堅持黨的領導”作為首要經驗,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保證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3]組織嚴密、紀律嚴明,始終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和黨面臨的執政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既要抵御來自西方國家的攻擊、詆毀和抹黑,還要防范黨內政治生態受到侵蝕污染,更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要以更大決心和更強信心,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解決黨內現存的各類問題,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百年大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在于“全面”。“全面”即要以鐵的紀律對治黨對象、過程、領域實行全覆蓋,加強對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監督管理,提升黨的純潔性和戰斗力,彰顯管黨治黨的堅定決心。
“全面”即全覆蓋。全面從嚴治黨把所有黨員和黨組織全部納入治黨管黨范圍,上到黨中央領導集體,下到基層黨組織,沒有任何一個黨員或黨組織例外,旨在防止黨內出現“特殊人物”和“特權群體”,真正實現縱向、橫向的全面覆蓋。只有每位黨員都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牢記于心、外化于行,黨的長期執政和執政安全才能有所保障。同時,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這不僅是治黨管黨的重點,也是全面從嚴治黨能否達到良好效能的決定性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是黨的執政骨干,只有管住‘關鍵少數’特別是高級干部和各級主要領導干部,全面從嚴治黨才有震懾力和說服力。”[4]只有以嚴要求、高標準約束黨員領導干部的言行舉止,才能充分發揮其良好的“風向標”作用,帶動年輕黨員干部自覺遵守黨規黨紀。
“全面”即常態化。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管黨治黨也永遠在路上。我們正處于昂首闊步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但“應當看到,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無時不有,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5]。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過培養“話語代理人”“意見領袖”和制造“顏色革命”等方式加大對中國的打壓,黨執政面臨的外部風險不容忽視。在國內,部分黨員干部出現政治站位不高、理想信念不牢等問題,有的黨員干部甚至不熟悉馬克思主義理論,或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并產生了馬克思主義“失敗論”“無用論”等錯誤思想。面對這些不利因素,我們必須有效捍衛黨的領導地位,保證黨的長期執政安全,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勇于應對挑戰,為黨的長期執政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即全方位。真正做到管黨治黨全方位、無死角,全面從嚴治黨就要實現全方位覆蓋。首先,狠抓黨的思想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環節。只有真正解決思想上入黨的問題,精神上才不會缺“鈣”,這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其次,緊抓黨的組織建設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顯著優勢。組織建設從嚴就是要嚴把選人用人關,構建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依靠民主集中制規范組織生活、嚴明組織紀律。最后,制度建設從嚴就是要補齊黨內法規制度短板,形成系統、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確保制度執行準確到位。建好制度、立好規矩,保障好黨章的統領地位,是全體黨員嚴格按照黨的章程和黨內法規行事的基礎。
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在“嚴”。全面從嚴治黨是消除黨內政治隱患、凈化政治生態的重要舉措,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嚴’就是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6]要將“從嚴”的要求貫穿管黨治黨各環節、全過程,從標準、要求、制度等方面嚴格落實,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深入發展。
全面從嚴治黨標準要“嚴”。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和末梢。治黨要求上“從嚴”是指黨規黨紀對黨員的要求要嚴于法律法規對公民的要求,這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屬性和根本宗旨所決定的。因此,一方面,各級黨組織要從嚴教育管理黨員干部,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黨員干部要以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加強黨性修養和品格陶冶,補足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另一方面,要繼續發揚好旗幟鮮明講政治這一黨的優良政治傳統和鮮明政治優勢,以黨章黨規為行動指南,確保全體黨員在政治上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全面從嚴治黨制度要“嚴”。注重制度建黨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歷史使命、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7]要把治黨管黨納入制度框架,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筑起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堤壩”。一方面,要突出黨章在黨內制度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和統領作用。黨章是黨內的“憲法”,是管黨治黨的根本法,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將管黨治黨的“螺栓”擰緊。另一方面,要構建科學嚴密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
全面從嚴治黨執行要“嚴”。監督與執行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環節。監督有力,執行有效,是權力健康運行的根本保障。一方面,要加強黨內監督,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與執行體系。重視強化黨內監督、國家監察和群眾監督,“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健全黨內監督體系,發揮巡視監督利劍作用和派駐監督探頭作用,實現黨內監督全覆蓋”,[8]確保國家機器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另一方面,要構建嚴明的紀律保障。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線,是全體黨員必須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正確認識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執政使命的內在聯系與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使命不僅是其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追求,也是其不斷進行自我革新的動力來源。任何政治共同體皆是基于某一“共同愿景”而誕生的,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便將“共同愿景”融入和貫穿其一切思想行動的邏輯之中,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的鮮明特質,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價值信仰和責任擔當。
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的鮮明特質。“為人民謀幸福”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我們黨的根本執政理念,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始終貫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初心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將人民期許化為前行最大動力,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一方面,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堅定不移地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另一方面,堅持不懈地將消除絕對貧困作為治國理政的重點工作,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責任擔當。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卻無不是以失敗告終,其關鍵就在于缺少一個能夠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堅強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誕生后,帶領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戰,將帝國主義徹底趕出中國,并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振興之路,實現了從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到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經濟獨立自主的巨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和舉措與時俱進,人民生活質量、社會面貌風氣、國際形象地位持續改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為世界謀大同”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兼濟天下的高尚情懷。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始終為維護世界和平而不懈努力。中國以負責任大國的身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10]新時代的中國日益強盛,與世界的聯系也日趨緊密,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參與國際治理體系改革等方面,展現出中國同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堅定決心。新時代黨的執政使命昭示著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世界謀大同、積極推動國際社會發展的執政使命,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美好特質,是“使命型政黨”建設的題中之義。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11]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持之以恒地踐行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全面從嚴治黨的目標是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推動中國共產黨在時代浪潮中行穩致遠,順利完成黨的執政使命。
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執政使命有著內在的、密切的、必然的聯系。黨的執政環境正面臨深刻變革,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完成執政使命,都離不開全面從嚴治黨的助力和保駕護航。因此,必須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統籌協調、一體推進的統一關系。
履行好黨的執政使命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之一。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跡。日趨復雜的世情國情和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要求黨在思維方法、工作方法、執政理念和領導能力等方面與時俱進,在時代發展中牢記責任擔當、強化使命意識,持續提升治國理政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三個務必”,即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彰顯了將黨的執政使命始終貫穿管黨治黨全過程的堅定決心。使命任務如“引路燈”“指北針”,始終指引著全面從嚴治黨朝著正確的目標方向不斷前進。
履行好黨的執政使命以全面從嚴治黨為重要抓手。一個政黨能否長期執政并順利完成其執政使命,取決于其執政基礎和執政能力。任何對黨的執政基礎的輕視、動搖或損傷,都勢必會削弱黨的執政能力水平,甚至危及其執政地位,最終影響黨的執政使命的完成。因此,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必須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黨內腐敗問題仍然是影響黨的執政使命順利完成的最大障礙。“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還要看到,‘四風’問題樹倒根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突出”[12]。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高度自覺的歷史擔當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將全面從嚴治黨貫徹到底,為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創造良好條件、提供重要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是履行和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主要舉措,也是檢驗全面從嚴治黨效能的標準之一。不論世界形勢如何變幻,不論國內環境發生怎樣深刻變化,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即要把黨建設好,在長期執政中凸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強大生命力,在國際秩序的新舊轉換中持續增強自身影響力。這是黨針對人民之需、時代之變的有力回答,也是完成黨執政使命的政治保證。從這一意義上看,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執政使命統一于黨的建設總體布局。
以全面從嚴治黨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環境和波譎云詭的國際局勢,黨的執政使命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發掘和建構有利條件。全面從嚴治黨通過筑牢黨的宗旨意識、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黨的制度建設,為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創造了有利條件。
筑牢黨的宗旨意識,守好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早在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就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一以貫之。這一宗旨集中體現了黨心系人民、一心為民的執政理念,也是中國共產黨能夠長期執政的根本所在。在黨實現執政使命的道路上,不僅會面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還要應對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對廣大黨員的精神侵蝕;不僅要防范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抹黑打壓,還要妥善解決黨內存在的理想信念動搖等政治和思想問題。因此,應不斷強化“執政為民”的價值理念,使全體黨員在理想信念、思想認識、精神態度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一往無前的昂揚姿態踐行宗旨,更好地適應時代需要、滿足人民期許、解決實際問題。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新征程上使命光榮,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3]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壓力前所未有,黨的執政能力面臨新的考驗。始終將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作為重要抓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政治保證,就要以革故鼎新的決心和銳意進取的態度進行自我革命。
堅持不懈以全面從嚴治黨實現黨的執政使命
更好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需要堅持不懈以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實現黨的執政使命提供堅實政治保證。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努力培養和選拔高素質干部隊伍,為奮力譜寫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黨的領導體制是權力運行的必要載體,黨的政治領導是實現其執政使命的根本保證,而黨員和基層黨組織則是支持擁護黨的領導集體的基本力量。因此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全面從嚴治黨,切實保證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政治性是黨的根本屬性,全體黨員必須有遠大政治理想和堅定政治信仰,為實現政治目標而努力奮斗。在當代中國,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堅定政治信仰、站穩人民立場既是衡量黨員覺悟的重要準繩,也是保證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基本要求。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加強理論學習,深入思考,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工作實踐深度融合,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用好處理國內外各種威脅因素的有力武器。正確認識、堅決捍衛、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堅決同一切抹黑、歪曲黨的政治路線的言行作斗爭。
中共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918.5萬名,比2022年底凈增114.4萬名。中國共產黨現有基層組織517.6萬個,比2022年底凈增11.1萬個。[14]凝聚和帶領如此龐大的黨員組織群體實現黨的執政目標,必須堅持黨的政治領導,確保廣大黨員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確保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形成促進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良好閉環。嚴明的組織紀律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全黨上下統一思想行動的必然要求。全體黨員必須從思想和行動上嚴守黨的政治紀律,確保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政黨都是有政治紀律要求的,沒有政治上的規矩不能成其為政黨。”[15]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要特別注重公共權力的正確使用,公權力一旦遭到濫用就極易滋生腐敗,吞噬黨員的政治認同。只有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將嚴明的政治紀律內化為黨員干部的規矩意識和政治自覺,才能真正解決管黨治黨的“寬松軟”問題。
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風廉政建設事關黨的事業和形象,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和懲治黨內貪腐之風的關鍵舉措。黨的作風是黨性的集中展現,關乎黨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必須堅決狠抓黨風廉政建設,懲治腐敗,解決好人心向背問題,堅持反腐敗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
黨的黨風廉政建設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生活幸福,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傳播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個別黨員干部迷失自我、在思想和工作上脫離群眾,嚴重損害了黨的威望形象和執政基礎。因此,必須將糾正不良作風提高到筑牢根基、穩固血脈、匯聚力量的高度。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權力作為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服務社會、造福于民,也有可能使人膨脹、走向滅亡。權力是廣大人民群眾所賦予的,黨員干部理應合理運用權力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黨員干部難以抵制誘惑,把權力當作尋租的手段途徑,做出無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玷污了法律的正義性和公平性。因此,必須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注重作風建設,保持好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腐敗問題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民族復興偉業和人民的福祉。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乎黨心民心。面對黨內存在的貪污腐敗現象和享樂主義等不正之風,狠抓落實新形勢下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零容忍懲治腐敗的力度和決心。以全面從嚴治黨為著力點開展反腐敗斗爭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違規違紀違法行為仍未完全根治,貪腐問題仍然是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重要因素。一些西方媒體極力混淆抹黑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的努力,煽動輿論,意圖動搖人心,嚴重影響黨的執政使命的順利實現。因此,必須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證黨的執政安全、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16]持續不斷抓緊抓實。
努力選拔和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黨員干部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主體和重要力量。新時代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直接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必須鍛造一支對黨忠誠、勤政為民、德才兼備、廉潔自律、勇于擔當的新時代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黨員干部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的骨干力量,也是黨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重要橋梁。黨員干部不僅是人民群眾的公仆,也是黨的工作的執行主體,是管理國家各項事務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他們能否在日常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關乎黨的形象和黨的前途命運。因此,必須將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延伸至所有黨支部和黨員,鍛造一支強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贏得歷史主動。
從嚴管理黨員干部是中國共產黨的治黨原則。注重干部隊伍建設的源頭治理,在干部培養、選拔、任用、考核的全過程都做到“嚴”字當頭,幫助黨員干部不斷砥礪品格、增長才干、提高境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17]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就要將干部隊伍建設置于重要位置,以高標準、嚴要求管理干部隊伍,全面改善黨的作風政風,嚴把黨員干部的選拔任用關,從標準到選拔,從任用到考核,每一步都嚴格按照制度辦事,牢牢把住選人用人的重要關口。大膽打破論資排輩的僵化思維,敢于提拔任用綜合素質優秀、發展潛力巨大的年輕干部,為黨員干部隊伍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一是要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立場,保持清醒頭腦,堅定正確方向;二是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為人民服務是衡量好干部的試金石;三是要有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腳踏實地抓工作,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水平,真正做到以實干創實績、贏民心、謀發展;四是要清正廉潔,潔身自好,自覺抵制權力和金錢的誘惑,堅決扼殺腐敗念頭,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結語
走過百余年艱辛歷程,中國共產黨依然風華正茂。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地進行自我革命,以全面從嚴治黨不斷鍛造錘煉自身,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如今,我們站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面對國內國際、黨內黨外的一系列復雜矛盾與現實問題,必須始終牢記越是長期執政,越是成就輝煌,就越要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的深刻道理。以興黨強黨走好新的偉大征程,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榮光,為民族復興事業注入強大動能,為共創人類美好未來貢獻堅定力量。
(本文系研究闡述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3ZDA083)
注釋
[1]《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7頁。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8頁。
[4][8]《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189、191頁。
[5][12]《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120、109頁。
[6]《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11頁。
[7]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169頁。
[9][11]《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77、229頁。
[1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5頁。
[1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1頁。
[14]《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2024年7月22日,https://djyj.12371.cn/2024/07/22/ARTI1721636870408801.shtml。
[15][17]《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133、350頁。
[16]《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第46頁。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the Organic Unity Between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and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in the New Era
Ma Zhenqing
Abstract: The organic unity between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and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and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core essence, value goals, and key subjects of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in the new era determine their inherent consistency with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it is essential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herent connections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between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and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unremittingly fulfill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through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always prioritize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politically, unswervingly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duct and clean goverment and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and consistently strive to select and cultivate high-caliber officials, to guarantee the successful fulfillment of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Keywords: new er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governing mission
責 編∕楊 柳 美 編∕周群英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