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制度安排。2021年過渡期以來,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輪持續組織選派50多萬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他們帶著先進理念、資金項目、技術服務奮斗在駐村一線,和鄉親們一起奔向致富路。如何能讓駐村干部駐得下、干得好、出成效,是各地需要深入思考和著力解決的工作重點,也事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全局。
加強管理、細化考核,讓駐村幫扶成效在一線檢驗。駐村干部到基層一線開展幫扶工作,既需要適應全新的工作環境和面對更加復雜艱苦的工作條件,又需要結識一群新的干事“搭子”和面對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對象”,同時,還要實現人、財、物的優化組合和高效搭配,給幫扶地帶去新的發展活力,這著實考驗駐村干部的干事能力。駐村干部要為鄉村發展擔當扛責,組織部門需要為駐村干部賦能助力。各地應將駐村工作置于鄉村全面振興的宏大戰略全局中統籌謀劃,強化對駐村干部的考核管理,絕不能讓駐村工作淪為形式主義,浮于表面。具體而言,要建立常態化的述職交流機制,定期組織駐村第一書記公開述職,曬出工作實績、深刻剖析不足、明確改進措施。在此過程中,邀請當地干部和群眾擔任“考官”,從工作表現與群眾口碑兩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一方面,基于當地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等客觀因素,全面考量工作成效;另一方面,從群眾需求滿足度、獲得感等主觀感受出發,深入考量其擔當作為。并將述職成績作為年度考核與評先評優的關鍵依據,激勵駐村干部真抓實干,使駐村幫扶工作在一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持續輸血、帶動造血,推動駐村幫扶工作再上臺階。開展駐村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過渡之策,其核心在于選派優秀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在沉浸式鍛煉中提升自我,為脫貧后的鄉村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中,產業基礎強弱不均,資源條件優劣有別,但毋庸置疑,人才是打破發展瓶頸、激活全盤棋局的關鍵變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單純依靠流動性幫扶難以凝聚起連貫且強勁的發展合力。這就需要以駐村幫扶工作為起點,為被幫扶地持續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這就要求以駐村幫扶為起點,持續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一是精準選才,制定科學詳細的人選標準,綜合考量候選人素質、技能與適應能力,深入開展人地匹配度分析,確保選優派強,實現人才與鄉村的雙向成就。二是做優培訓,強化省級示范、市縣級輪訓,通過政策解讀、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多領域培訓,全面提升駐村干部綜合素養,使其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行家里手。三是強化關愛,積極落實工作經費、生活補助、考核傾斜等措施,營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激發更多優秀干部投身駐村幫扶工作,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唯有持續為鄉村“輸血”,激發其“造血” 功能,才能推動駐村幫扶工作邁向新臺階,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繪就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壯美藍圖。(作者:李昊奇)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