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以打造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為目標,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筑牢中國式現代化安全基石和戰略支撐。2024年1-9月,中核集團實現利潤總額271億元,凈利潤20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81%、5.75%。
聚焦核工業強國建設,大力推進功能使命類改革
一是完善核工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立三個“1”攻關機制,即一張卡脖子清單、一張圖譜、一份攻關報告,推進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標準打造先進核能原創技術策源地,聚焦5大重點任務部署推進11項行動計劃,與清華大學等高校構建“強核心、大協作”協同創新體系。建立“三首”產品采購“綠色通道”,推動“三首”產品在對應示范工程采用單一來源采購,促進“三首”批量化工程應用。堅持推動“熱堆-快堆-聚變堆”核能“三步走”發展戰略實施,取得了“華龍一號”、高溫氣冷堆、“玲龍一號”等一批重大成果。二是加快構建核工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以核電為主體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推動核工業優勢主業發展。布局培育具有中核特色的“8+3+2”戰略性新興產業,2023年實現戰新產業營收1106億元,占總營收的39.4%;發布我國首個專業知識增強的知識服務和科研行業大模型——中華知識大模型,首次實現碳-14全面國產化供應,實現我國鐿-176同位素材料自主可控供應。高起點布局聚變未來能源產業,成立聚變專業化公司,聯合34家央企、高校、科研機構組建聚變創新聯合體,推動聚變產業加速培育。推動核工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施智能核電廠等14個產業數字化轉型場景建設,優化數字化信息產業組織體系,全速推進數字核工業建設。三是充分發揮安全支撐作用。以信息化、標準化、核安全文化建設為抓手,不斷健全安全環保治理體系,確保核安全絕對安全、萬無一失。核電安全穩定運行業績全球領先,所有核設施安全環保風險全面受控。持續加大國內勘探找礦和海外鈾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夯實國內開發、海外開發、國際貿易、戰略儲備“四位一體”天然鈾保障供應格局,提升鈾資源保障供應能力。研究制定加強供應鏈管理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強化風險識別與管控,有力提高供應鏈安全水平。
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鞏固深化體制機制類改革
一是著力推動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將管理層級壓縮工作與優化產業布局有機結合,以專業化整合為抓手,壓縮管理鏈條保持在四級以內,通過一體化運行累計減少管理機構5個,相關管理機構壓縮人員編制近40%,進一步提升了管理效能,推動產業布局更加合理、主業更加集中。加快發展核技術應用產業,將同方股份和中國同輻提級管理。打造中核集團新能源產業發展平臺,將中核匯能和新華發電提級管理并一體化運行。打造中核集團數字信息產業發展平臺,將中核核信調整由同方股份托管。以研發設計為牽引,進一步推動裝備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將中核科技、中核西儀等5家裝備企業管理關系調整至中核工程,推動采購管理資源整合和體系優化,打造中核集團一體化數字供應鏈平臺與現代供應鏈管理公司,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組建中核集團資產管理平臺,將中國寶原與中核華建一體化運作,提升資產管理效率、降低資產管理成本。二是持續推進法人壓減。將法人管控與虧損微利企業治理、“控股不控權”企業整治、“兩非”企業剝離等聯動,堅持非新能源企業法人總戶數“0凈增”目標,持續推進法人壓減。實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來,累計壓減法人120戶。三是深化市場化機制改革。分層分類動態優化“前置事項清單”,差異化編制六種類型治理結構的黨組織決定和前置研究討論清單范本。加強外部董事隊伍建設,建立外部董事標準化配備模型,提高配備的科學性、合理性。創新開展年輕專職外部董事培養試點,優化專職外部董事隊伍年齡結構。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總部及二三級子企業63.26%的管理人員參照經理層成員的方式落實經營管理責任,實現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的子企業戶數占比達70.11%。
錨定建設世界一流,突出抓好改革專項行動
一是做精做深“科改行動”“雙百行動”。建立“結對子”、季報管理、考核表彰、督導等工作機制,全面指導督促12家“科改”“雙百”企業高質量推進改革工作。創新建立中核集團改革示范培育庫,篩選出11戶首批入庫企業,在中核集團范圍內享受“科改”“雙百”企業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作為“科改”“雙百”企業后備力量。二是扎實開展管理提升行動。發布并動態升版《中核集團組織管理大綱》,進一步明確了中核集團各級管理定位及權責界面。在全集團貫標中核集團新時代卓越績效模式,不斷提升集團公司管理績效。三是穩步推進品牌引領行動。積極探索品牌與業務融合方式,加速推進中核集團品牌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品牌入選中央企業品牌引領行動首批優秀成果,連續四年入選中央企業品牌建設能力TOP30榜單。(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