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對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來說,“年關”亦“廉關”,能否清正廉潔地過好節,是檢驗黨員干部作風的重要一環。廣大黨員干部只有堅持底線思維,時刻在思想上加壓、守紀上加碼、監督上加力,方能讓清風吹過年節,過節又“過關”。
回顧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通報的案例,不少黨員干部正是過年過節時心存僥幸,將違規收受禮品禮金視作 “禮尚往來”“人之常情”。“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不重視這些 “小節”,才會讓腐敗有了“成長的土壤”,長此以往,日積月累,最終“后悔終身”。因此,在“年關”這一關鍵節點,黨員干部在思想上要堅守陣地,毫不松懈,不能將“廉潔過節”當作口號,要寫在骨子里、印在血液中,要從黨史中找尋先輩們廉潔的故事,學習先輩的廉潔精神,真正從思想深處為 “年味”增添醇厚的“廉味”。
對于廣大黨員來說,黨的紀律和規矩就是行動的準則和底線。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大家劃清了是非界限、明確了“可為”范圍。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黨員干部更要增強紀律觀念,自覺用黨紀國法規范自己的行為。要時刻講原則,以“公”為“道”,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正確處理好公與私、情與法、親與清等關系,秉公辦事、一塵不染。要始終守規矩,與紀律“紅線”保持絕對距離,牢牢守住“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清廉底線,緊盯住自己的手、嘴、腿,做到不該拿的財物堅決不拿,不該說的話語堅決不說,不該涉足的場所堅決不去。從當下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廉潔之風吹遍每一個角落,成為節日的亮麗底色。
“反腐沒有觀眾席”,人人都是參與者。馳而不息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既需要紀檢監察干部久久為功,也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行使民主監督。當前,互聯網平臺已經成為群眾監督的重要途徑。黨員干部要高度重視群眾監督力量,充分利用好節前走訪慰問、網絡征求意見等渠道,主動敞開“大門”,積極傾聽“民聲”,面對群眾的“諍言”“直言”,敢于聽、善于思、勇于改,真正讓“群眾聲音”成為“監督強音”。(作者:宋桂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