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充分發揮鄉村振興人才發展聯盟引領作用,按照“把陣地建在最基層、把專家引至家門口,把服務做到心坎上”的工作思路,著力盤活鄉土人才資源、打通供需對接壁壘,讓鄉土人才“破土飄香”。
“建庫聚才”,讓鄉土人才“破土而出”。“就地取才”建立本土人才庫。順慶區對12個鄉鎮110個村的“土專家”“田秀才”全覆蓋摸排調查,建立生產型、經營型、技能型、非遺型鄉土人才“四本臺賬”,歸集“蔬菜大戶”“農機達人”等人才信息170余條。“借智借力”建立專家資源庫。“借智”全市專家庫資源,聘請國家柑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周常勇擔任柑桔人才聯盟首席導師,梳理省蠶研所、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等專家資源426項;借力區內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整合病蟲害防治、農藝植保、淡水養殖等方向業務骨干信息80余條,形成“市級巡回、縣級包片、鄉鎮蹲點”三級專家服務團,定期提供技術指導。“階梯筑巢”建立分類培養庫。按照“抓示范,促帶動”原則,遴選產業基礎好、技術含量高的柑桔、菜糧等3個分聯盟進行重點打造,遴選業主主觀能動強、生產規模大的蜀妙農業、雙橋星級現代糧油園區等5個分聯盟進行重點支持,遴選業態新、需求大的李氏古琴、搬罾小學等9個后備培育點位進行重點培育,以點帶面促進全域提升。
“系統搭臺”,為鄉土人才“拔節孕穗”。打造國企領動平臺。順慶區依托國企資金、場地等優勢,在川渝柑桔種業園建設柑桔人才分聯盟,柔性引進周常勇等4名西南大學農業博士、10名高級職稱農業專家組建柑桔種業專家工作站,開辦培訓學校,推動周邊農民變農工、農工變技工、技工變教練,累計培養柑桔種植、采摘、銷售能手1500余人。打造利益聯動平臺。依托漁溪村“強村公司”,將村集體和村民閑置土地租賃給聯盟內“蔬菜達人”,有償邀請聯盟內高校院所專家“技術到田”,為業主開展測土配方、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服務,定期組織周邊閑散村民,為業主蔬菜采摘、裝車運輸等提供人力資源服務,構建形成“集體+園區+聯盟+農戶”利益聯結模式。打造機關帶動平臺。依托區人民法院、區司法局駐村幫扶力量,整合政法委、檢察院、公安局等區級機關資源,在新復鄉連片打造法律人才聯盟,建成法律人才聯盟總站1個、分站8個,選派省青年法官領軍人才嚴鉦鵬等21名優秀法律人才駐點,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16項服務,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2例,為村“兩委”培育鄉村“法律明白人”48名,有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精準服務”,讓鄉土人才“掛果飄香”。“一套機制”強保障。順慶區建立區、鄉、村三級聯動機制,在區級分聯盟各明確1名分管領導、2名業務骨干作為分聯盟聯絡員,在鄉鎮、涉農街道全覆蓋建立12個鎮級服務站點,由鄉鎮(涉農街道)黨委副書記作為聯盟第一責任人統攬分聯盟工作,配備2名專(兼)職人才工作者,在各村“兩委”明確1名專職聯絡員,定期開展宣傳輔導、需求收集、供需對接等服務事項,確保宣傳下沉至一線、需求收集于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一一結對”強培育。遴選專家人才作為“發展導師”,每人傳幫帶2名以上“徒弟”,“面對面”“手把手”傳授技藝技能、解惑答疑、共同破題,遴選董文斌等3名“田專家”領銜建設“名家工作室”,常態開展研學研訓、實踐指導、經驗分享等活動,培養非遺文化傳承人150余名、鄉村能工巧匠500余名、產業專技人才160余名。“一條鏈條”促增收。依托區屬國有企業,為聯盟內重點企業、種養大戶提供育苗、烘干、銷售全鏈條服務與兜底式保障,促成15家聯盟經營主體入駐南充市“好充食”公用品牌,檬太園等6家聯盟企業產品上架大潤發、德生鮮等大中型連鎖超市,漁溪菜糧產業園蔬菜遠銷韓國、日本。(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委組織部 馬雷 楊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