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強調,要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工作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催生了大量新就業群體,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活躍地帶”。業務推進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要準確把握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創新思路理念,加強實踐探索,真正把新就業群體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把“最活躍地帶”打造成“最堅強堡壘”。
解決好“誰負責”的問題,讓體制機制統得起、管得住。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最大的特點在于“新”,新組織、新群體大量涌現,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加強這一領域黨建工作,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關鍵在建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要全面壓實“管行業就要管黨建、管平臺就要管人群”的責任,積極構建組織部門統籌協調、社會工作部門指導推動、行業部門各負其責、街道社區兜底管理的工作格局,確保“條”上抓起來落到地、“塊”上統起來兜好底。同時,建立健全新就業群體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統籌用好各方面資源,加強綜合協調、指導推動和重點聯系,切實將“千根線”擰成“一股繩”,把“一家辦”變成“大家干”,形成起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解決好“怎么建”的問題,讓組織體系廣覆蓋、深覆蓋。相比傳統領域,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數量少、體系散、功能弱,同時由于新就業群體來源渠道廣、就業方式活、流動變化快,其中還有不少流動黨員、隱形黨員,對開展黨建工作帶來挑戰,迫切需要找到一條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有效路徑。要摸清存量,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沿著觸及新就業群體的工作鏈條,把分散的黨員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要抓好增量,加強行業黨委、屬地黨組織協調聯動,探索在新就業群體中發展黨員新模式,通過企業單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方式,深化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要提高質量,用好支部微信群、“紅色直播間”等線上平臺,打造“信仰加油站”、“小哥學習角”等線下陣地,真正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
解決好“起作用”的問題,讓黨建工作重關愛、強引領。黨建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對象看起來是一個個人頭,實質上是一顆顆人心。新就業群體常年穿行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四季無休、三餐不定”,普遍比較辛苦。要堅持在服務中引領、在引領中服務,推動新就業群體個人成長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個人付出與組織關懷“雙向奔赴”。健全以黨支部和黨員為主渠道的訴求收集辦理機制,充分整合行業部門、街道社區、商圈樓宇等資源,建設一批暖“新”驛站,解決好新就業群體工作生活中急難愁盼問題,通過貼心服務引導他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同時,發揮新就業群體熟悉居民、了解社區的優勢,廣泛開展支部亮旗幟、黨員亮身份、車輛亮標識、服務亮承諾等活動,示范引領新就業群體從基層治理“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從“站著看”到“一起干”。(陳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