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衙門”不能成為反腐“燈下黑”
盡管“清水衙門”不像資源豐厚單位那樣財源滾滾,但也是有權力的。由于它們易被反腐及輿論監督忽略,人們都將目光投向資源豐富的單位和個人,于是“清水衙門”變成了“燈下黑”,并成為官員腐敗的保護傘和護身符。
盡管“清水衙門”不像資源豐厚單位那樣財源滾滾,但也是有權力的。由于它們易被反腐及輿論監督忽略,人們都將目光投向資源豐富的單位和個人,于是“清水衙門”變成了“燈下黑”,并成為官員腐敗的保護傘和護身符。
當今互聯網發展中,數據爭奪以更加復雜多樣的形式展開,爭奪強度也日益激烈。對隱私和個人數據所具有的確保和促進個人享有尊嚴之價值的強調,是在新一輪的數據爭奪戰當中應當考慮的重要問題。
關于中美將在亞洲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聳人聽聞的言論,是美國部分保守派媒體和戰略精英所謂“憂患意識”的體現,反映了美國整體實力和影響力下降背景下,對美國強權利益受損的擔憂,實質是過時的冷戰思維。對此,我們既要警惕,又要適當冷處理。
一些落馬官員違法犯罪的原因,除了權力配置不科學、使用不規范、監督不到位等因素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扭曲心理綁架了用權行為。
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關系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關系社會和諧、民族團結,關系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應該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即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和對待宗教。
指導單位:人民日報社 承辦單位:人民論壇雜志社 國家治理周刊 支持單位:中共瓊海市委 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 新華社海南分社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 時間:2016年5月28日 地點: 中國博鰲國賓館
致辭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謝國明
致辭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許 俊
致辭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李忠杰
人民智庫報告首發 人民論壇雜志社總編輯 賈立政
課題組專家代表發言 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主任 謝志強
致辭 中共瓊海市委書記 符宣朝
主旨演講 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 萬寶瑞
主旨演講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李 迅
主旨演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謝 揚
主旨演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遲福林
主旨演講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 丁元竹
主旨演講 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張國有
主旨演講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 張紅宇
主旨演講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許光建
主旨演講 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桂新
主旨演講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蔡繼明
【主持人】 謝志強 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主任 【嘉賓】 楊宏山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施 紅 中共中央黨校發展經濟學教研室主任 寧越敏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李紹榮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主持人】 陳陽波 人民論壇雜志社副總編輯 【嘉賓】 丁元竹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 青連斌 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教授 周慶智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 甄小英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 富田建藏 日本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原日本國土交通省都市局課長補佐
【主持人】 陳偉光 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社長 【嘉賓】 楊六順 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馬憲泉 東方五和文化研究院院長、五和文化倡導者 鄧仕雄 中共銅仁市委改革辦主任 王新會 中共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符宣朝 中共瓊海市委書記
“中國文明基體論”并不是主張中國獨特論或中國特殊論,中國不能也不會拒絕現代性政治,而是說現代性政治的議程只能以中華文明基因為條件。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
原標題:中國治理體制的特點及其優勢 【摘要】中國具有強有力的政黨組織領導和動員系統、高效的政府執行系統、有效的中央協調系統。這樣的制度安排在集聚力量、發揮國家整體效應、促進政府積極作為、實現國家集體意志方面,具有明顯功效。 【關鍵詞】政治制度 政府作為 集體意志 【中圖分類號】D621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及國家實力的急劇增長,中...
在社會日益網絡化的時代,互聯網上聚集了大量的社會意見。其中,網絡意見領袖對網絡輿論動員和導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勇于擔當社會重任,善用和慎用話語權,是網絡意見領袖在當代中國充分有效發揮其社會政治作用的關鍵所在。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區域旅游產業因其特色各異的旅游產品易于實現全區域開發、方便快捷的高速鐵路網便于區域內自由集散、旅游服務標準化助推全區服務一體化等優勢,最易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產業突破點。尤其是高速鐵路網為旅游產業率先實現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基礎。
近年來,中國經濟在去產能過剩過程中,一些企業因破產出現了諸如失業、重組糾紛等各類消極現象。當然,一些國有企業的員工安置是目前尾大不掉的政府難題。為此,各級政府不妨充分借鑒歷史上各類減員增效的經驗,既充分實現去產能的任務,又要保障職工的根本利益。
社會各界如此關注溫州土地期滿續期問題,絕不僅僅是關心某個個案,也不僅僅是宣泄“對高地價的憤怒”,大家更關心的,是幾乎與每一個社會成員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土地使用最高年限期滿續期問題。對此,象征性收取續期費用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并且有利于經濟社會的自然循環。
國際核安全問題的解決依靠合作,無論是技術和管理上增強核設施和核材料的安全性,還是打擊國際核恐怖主義,國際合作至關重要。加強全球核安全治理需要超越大國思維,考慮無核國家的利益訴求和對核安全治理進程的民主參與。
印度一直懷揣夢想,要建成世界一流強國。這已經成為一種國家意識和印度國民的共識。莫迪版的“印度夢”更是雄心勃勃:要把21世紀變為印度的世紀。而“印度夢”說到底,其核心就是“大國夢”。
國有企業改革轉型進入攻堅階段,既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又帶來了巨大挑戰。思想引導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守土有責、主動引領,提升思想引導覆蓋性、針對性、實效性,為企業改革轉型、換檔升級、爬坡過坎提供思想保障和發展動力。
當前民粹主義生存的土壤并沒有消失,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伴隨著諸多矛盾,挫敗者的民粹主義情緒正在上升。逆轉民粹主義的關鍵在于觀念和制度層面的公共產品的充足化,以保證社會正義的實現。
中國要建成“一帶一路”經濟帶,需要建成一個擁有自己的文化圈、文明圈的“文化強國”。中國要清晰、獨到地表述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要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看到中國價值和中國夢。無論是搞文化強國項目,還是做“一帶一路”的文化項目,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接地氣,要學習站在當地人的立場來了解他們所看到的世界。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球角度來審視“一帶一路”戰略,更具有文明對話融合的意義。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應當使中文成為沿線國家重要的中介語言,以之促進文明間的對話溝通,真正實現“民心相通”。
文化制度建設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途徑之一,可以依靠高效的文化制度建設去協調政府管理機構對文化建設實施有效管理,依靠合理的文化制度去規范和促進文化行為實施主體的文化行為,依靠科學的文化制度保證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后,吸取了前代各層官員欺蒙朝廷的慘痛教訓,在上起朝官下至郡縣的監察、確保信息暢通方面做足功課,設計出一套完密的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朝廷對輿情的及時把握。然而隨著高層官員特別是帝王本身的腐化,制度最終慘遭破壞,值得后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