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促進會社會服務的歷程與啟示
【摘要】社會服務是參政黨聯系和團結社會的重要渠道,是發揮參政黨基本職能的條件和途徑。中國民主促進會成立七十多年來,社會服務是從不間斷的基本活動,既是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兩個方面相互促進。民進帶領廣大會員,發揮自身優勢,圍繞國計民生急需,遠涉老少邊,聯絡海內外,深入基層和群眾,持續開展社會服務,內容實在、形式多樣,感人事跡不勝枚舉...
【摘要】社會服務是參政黨聯系和團結社會的重要渠道,是發揮參政黨基本職能的條件和途徑。中國民主促進會成立七十多年來,社會服務是從不間斷的基本活動,既是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兩個方面相互促進。民進帶領廣大會員,發揮自身優勢,圍繞國計民生急需,遠涉老少邊,聯絡海內外,深入基層和群眾,持續開展社會服務,內容實在、形式多樣,感人事跡不勝枚舉...
“對共產黨人來說,‘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的人,沒有公心、只有私心,沒有正氣、只有俗氣”,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論斷旗幟鮮明、發人深省。這些年,黨面臨形勢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在關鍵節點,黨員干部必須要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反對好人主義、不做“好好先生”。 好人主義古已有之,孔子說:“鄉...
【摘要】現實中,“好好先生”并不鮮見,其所謂“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只說好話,習慣于給人“戴高帽”;二是只點頭不搖頭,面對矛盾繞道走;三是好壞不分,凡事不問是非曲直。奉行“好人主義”處世哲學的“好好先生”,首先是“怕”,怕出紕漏,遇到問題就“耍滑頭”;其次是“混”,只種花、不栽刺,得過且過;最后是“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關鍵詞】“好好先...
【摘要】“好好先生”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一些基層干部心理狀態不過硬、思想意志不堅定,將“理性經濟人”異化為了“自私經濟人”,且易受“棘輪效應”“羊群效應”與避責心理的影響。形成“好好先生”問題還與一些地方績效評估缺失或者流于形式、績效問責未有效落實、群眾滿意度評估未有效開展、人民監督制度落實不徹底等制度性因素有關,同時也受歪曲化了的“中庸之道”“辦公室生...
【摘要】“好好先生”看似一團和氣,實則放棄原則;看似明哲保身,實則回避問題;看似皆大歡喜,實則掩蓋矛盾;看似“好人主義”,實則“害人”利己。“好好先生”漠視黨紀國法,滋長貪腐、享樂之風;損害社會良序,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有礙公民權利保障和國家發展,是滋長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山頭主義的溫床。 【關鍵詞】好人主義 官僚主義 形式主義 山頭主義 【中圖分類...
【摘要】好人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極具偽裝性,看起來與世無爭,但實質上是對錯誤思想和錯誤行為的“容忍”,極易麻痹人的思想,有百害而無一利。若不徹底清除其滋生的土壤,必然會損害黨內政治生態環境,腐化黨的肌體健康。治理好人主義等不良風氣,需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整治圈子文化,完善正向激勵機制,補齊制度實施短板。 【關鍵詞】好人主義 “好好先生” 工作作風 【中圖分類號】...
【摘要】“好好先生”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產物,是干部不能堅持原則和先私后公的典型表現,這類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擔當作為,為了維持表面上的一團和氣而喪失了黨性原則。因此,要做真正的好干部,不僅要將品格、信念與能力三者統一起來,更要將公德和私德統一起來。 【關鍵詞】好好先生 形式主義 官僚主義 反腐敗斗爭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 培養選拔優秀年...
【摘要】“好好先生”明哲保身、上下討好、無所作為,其出現和蔓延,有著復雜的歷史文化根源和制度機制背景,絕非個別干部和一鄉一地所能扭轉。只有著手全域性和整體性的深化制度改革,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實踐落實到位,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機制,構建干事擔當、勇于創新的正向激勵體系,才能在民主法治的軌道上,不斷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走向更高品質。 【關鍵詞】“好好...
【摘要】敬畏心絕不是獨善其身的謹小慎微,也不是不思進取的循規蹈矩,更不是做“好好先生”, 而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格依照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黨員干部永葆敬畏心,就是要錘煉堅強黨性,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就是要講規矩,守住為官從政的底線,處理好情與法、利與法、權與法的關系,守住公與私的分界線。 【關鍵詞】黨員干部 ...
【摘要】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堅持黨性就必須講原則,不講原則的黨性必然是假黨性;講黨性、講原則就必須敢于斗爭,不愿斗爭、不敢斗爭的人是不可能真正講黨性、講原則的。我們不僅要警惕假講黨性、假講原則的政治腐敗,而且要帶頭在講斗爭中更好鍛煉黨性、增強原則,確保我們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關鍵詞】斗爭精神 黨性 中國共產黨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
【摘要】反腐重在防微杜漸,小特權背后往往藏著大問題。小特權不僅會破壞黨群關系,還會妨礙社會公正、導致腐敗行為。其治理關鍵在于強化黨性錘煉,站穩群眾立場,完善法律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嚴格執紀執法,發揮榜樣作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鞏固全面從嚴治黨成果,抓好小特權整治工作,以扎扎實實的成效取信于民。 【關鍵詞】黨...
【摘要】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干部應當具備規則思維、合法思維、程序思維、權利義務思維、權力監督思維和權力責任思維等法治思維。培育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一是要發揮考核評價和用人導向的作用,二是要強化法治要義和基本法律原則的教育培訓。 【關鍵詞】領導干部 法治思維 法治素養 【中圖分類號】D67 【文獻標識碼】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2月5日...
【摘要】村干部專職化逐漸成為基層組織的現實,以村支書為代表的村干部逐漸成為全脫產的干部,但是村干部專職化也存在一些新問題,如村干部倒貼干工作、治理任務重、工作壓力大、脫離群眾等,究其原因在于村級經費不足、專職村干部權責不對等,以及激勵保障不足。為此,必須全方位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專職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關鍵詞】村干部專職化 村干部激勵 基層治理 【中...
【摘要】基層治理受到權責失衡、人少事多、錢少事多和形式主義蔓延等困擾。要更好地破解基層治理困境,就要理順縱向政府間權責關系,明晰基層權責清單;擴大基層用人權,優化人力資源配置;賦予基層以制度化的財源,使之具備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所必需的財力;規范上級督查考核權,釋放基層工作活力。向基層放權,是為了給基層賦能,讓基層有意愿有資源有能力有時間為民眾服務。放權不...
【摘要】照料危機正在成為全世界普遍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照料服務的供需嚴重失衡,并伴之以照料資源與服務在地區間和人群間的不均衡、不充分。照料危機的發生與現代化進程中的人口轉變和家庭轉變密不可分,人口轉變增加了照料供需缺口,家庭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照料供給,為照料供給增加了難度。照料勞動的社會價值被忽視或低估加劇了照料危機。充分利用科技進步和制度安排改...
【摘要】平臺零工勞動作為一種新興就業方式,在創造工作崗位、增加弱勢群體就業機會、推動勞動者技能發展、促進非正規就業的規范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促進了社會就業和經濟發展。盡管我國平臺零工勞動呈現出蓬勃生機,但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從主體上來說,平臺企業、勞動者、消費者三者矛盾和沖突凸顯;從勞動保障上來說,勞動者付出與收入失衡、部分職業風險高、...
【摘要】近年來,中國科技界的改革浪潮此起彼伏,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從基礎研究切入,確立科技自立自強的發展路線,在全社會營造依靠科技、支持科技的科學文化氛圍。全國從上到下對基礎研究的高度重視與認同,成為科技至上思潮最突出的表現。這預示著中國科技發展路徑正在朝著換道方向前進,科技研究范式也正在發生深刻而全面的變化,這將為中國未來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且可持續的科...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國農村現代化相對比較落后。當前,推進農村現代化面臨著不少難點,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農村產業發展滯后、鄉村建設短板突出、農村基層治理薄弱等,制約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因此,需要從產業現代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現代化、農民的現代化及鄉村治理的現代化等幾方面著力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
【摘要】語言景觀是城市公共空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重要傳播維度。如何在不同的標牌應用場景中建構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全球化和本土化相平衡的公共語言空間,優化城市語言環境建設,是我國新時代語言景觀治理的中心議題。近年來,我國主要城市的語言景觀呈現出多語化、多模態化、多載體化、受眾多元化等特征。因此,語言景觀治理應從頂層設計、...
【摘要】當前中國高科技人才流失現象較為嚴峻,且回流人才存在再次流出等新的挑戰。高科技人才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快構建國家高科技人才安全保障體系。應當分層分類識別不同類型人才,如海歸高層次人才、科研機構高端人才、企業高科技人才等的流失現狀及成因,有效研判、精準應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全球人才收割戰略,厚植中國創新發展的人才基石,穩固中國在全球經濟科...
【摘要】當前,在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復雜生活環境中,部分青年出現了既積極又迷茫的現象,典型表現為靠“他思”、易迷“志”、易迷“路”。其出現是“泛成功學”等各種雞湯思潮泛濫、流動渠道一定程度上仍不夠暢通、青年教育顯現出相對滯后性等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年代表著未來,必須要重視青年的發展。青年走出迷茫、實現有為的發展,除了需要青年的個人矯治之外,還要充分發揮國家...
【摘要】青少年在網絡空間以多重身份建構了無數社群,創造了許多與主流文化不同的數字生活。網絡流行語是青少年數字生活的映射,也是代際交流的語言屏障和文化“圍墻”。青少年網絡流行語的話語風格體現在五個方面:埋“梗”的冷幽默、天書般的縮略語、庸俗的喪文化、直白的土味情話、精致的糊弄學。作為一種日常語言文化現象,網絡流行語自身會在社會交往中迭代,大多數流行語會脫...
【摘要】當前,網絡泛娛樂主義不斷花樣翻新,呈現出一些典型特征:娛樂本質建構的自我賦權化、娛樂活動呈現的日常生活化、娛樂話語傳播的表層符號化以及娛樂價值評價的多元差異化等。同時,需要從“輕”與“重”、“虛”與“實”、“古”與“今”、“遠”與“近”等四個方面的辯證關系入手,對網絡泛娛樂主義及其社會效應進行深刻反思。在此基礎上,提出規治網絡泛娛樂主義的基本路...
【摘要】網絡人設因其具備符號價值成為當下一種流行廣泛的網絡文化消費現象,其符號化建構并非只是簡單的網絡娛樂,更是一種吸引消費者和粉絲的營銷手段,具有操控性、“表演”等特征。網絡人設來源于現實身份,但又區別于現實身份,其在網絡空間中的符號表演帶有很大的偽飾性與逐利性。在當代日益發達的消費社會中,網絡人設是新媒體傳播背景下的一種普遍現象和客觀現實,有其存在...
【摘要】作為區域創新網絡的一種空間組織形式,科創走廊正在成為引領世界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加快科創走廊建設,要抓住我國城市群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制造業產業鏈集聚的優勢,對標國際領先的科創走廊,在補齊基礎研究短板、強化產業鏈聯動、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等多方面發力,不斷提升科創走廊的科學技術活躍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源。 【關鍵詞】科...
【摘要】在綠色轉型方面,歐盟是全球公認的先行者和引領者。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歐盟推進綠色轉型由“被動應對”逐步發展為“主動引領”,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統的綠色轉型模式,其主要內容包括:立法與政策引導;技術創新與碳排放交易體系驅動;綠色金融體系支撐;規則標準的統一與對外推廣等。當前,歐盟正借助“歐洲綠色協議”和“適應55”一攬子提案加速推進綠色轉型。我國的綠色轉...
【摘要】1980年代后半期,歐盟開啟了由外生向內生型的鄉村治理轉型,治理模式自90年代起進行了根本性的調整。歐盟從外生向內生型的鄉村治理模式變化可被概述為從“等級制主導的干預”向“合作為主”的變化。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是歐盟鄉村發展模式轉型的核心之一,通過對鄉村發展活動中的行動主體、權力結構及決策流程的調整,歐盟與成員國政府在鄉村發展中扮演的角色由主導者變為輔...
【摘要】新加坡是一個海島型城市國家。半個多世紀以來,新加坡實施以工業化為中心,以此帶動城市多元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并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之一。新加坡將可持續發展理念納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的總體規劃,確定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路徑,不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新加坡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
【摘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對文藝工作者的品性修為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德藝”二維之“德”這一維度具體內容的精煉概括與準確把握,是從“文藝行風”建設的高度,對扭轉文藝界各種失德亂象發出的又一次警示與提醒,是對以往提出的“德藝雙馨”理論在新語境中的一次有針對性的發展和推進。 【關鍵詞】文藝工作者 講品位 講格調 講責任...
【摘要】我們黨歷來重視加強和改進對文藝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根據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和時代背景,從制度設計與指導思想兩個方面持續完善文藝工作,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發展繁榮提供理論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文藝工作朝著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方向不斷發展,黨性與人民性、政治原則與創作自由的辯證關系愈發明確。 【關鍵詞】文藝工作 制度建設 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
【摘要】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切實選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講深中國故事、多維度講述中國故事,需要善于發掘好題材、提升傳播能級、構建中國特色的知識體系、充分發揮多元傳播主體優勢,認識講好中國故事的功用,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從而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效能。 【關鍵詞】中國故事 中國聲音 ...
【摘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與鑄牢既是自然凝聚過程,也是政治形塑過程。自成一體的地理空間、“大一統”的政治文化傳統、相互依賴的經濟生活、互相吸納的人口聯系、互鑒融通的中華文化,是把我國各民族凝聚于統一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使之交融匯聚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并不斷發展的主要紐帶。 【關鍵詞】中華民族歷史觀 中國共產黨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D633【文獻標...
【摘要】新媒體的繁榮標志著人們邁入了“泛媒時代”,思政教育環境也呈現開放多元趨勢,但當前部分醫學院的思政教育仍存在滯后性傾向,構建具有醫學院特色的思政教育體系迫在眉睫。在新媒體時代,醫學院思政教育工作要堅守馬克思主義陣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思政教育師資團隊建設;不斷完善更新思政話語體系,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實事求是規劃課...
【摘要】中國自古便產生了樸素的系統治水思想和豐富的治水實踐。系統治水的本質,是在把握水的流域性這一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將治水放在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中進行統籌治理,實現除害興利、功能兼顧、目標多元、開發與保護協同。歷史上水治理實踐“因利生害”和“變害為利”的辯證轉化,反映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生態系統規律。把握水的流域特征,是系統治水的本質要求。 【關鍵詞】系統...